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喬納森·斯賓塞),1936年生于英國薩里郡(Surrey, England),漢學家,美國歷史學會主席(2004-2005)。 史景遷的中文名字蘊涵了很深的意義:“史”是Spence的中文譯音,“史景遷”就是“景”仰太“史”公司馬“遷”之意。也有一說,史景遷的名字是從《水滸傳》人物史進、時遷、段景住的名字各取一字而來,表示“歷史前進,景象依舊,時代已變”的意思。[5] 史景遷于1936年出生于英國的薩瑞郡,他的父母、兄妹均受過良好的教育,1949年,他進入溫徹斯特學校,在學校中他學習非常努力,獲得了歷史獎,并進行了一些文學創作,1954年畢業后他在德國服了兩年兵役,1956年進入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學習,在校期間還擔任了文學雜志與劍橋學生報紙的編輯,1959年獲得麥侖獎學金,并得到去耶魯大學交換深造的機會。 在耶魯大學,史景遷跟隨費正清的學生芮瑪麗攻讀學位,芮瑪麗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國文獻研究的權威專家,其著作《同治中興》是美國中國學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她的丈夫也是中國文化的研究專家,兩人曾在中國訪學,并一度被關進日本設在山東的集中營,對中國宗教、政治、歷史有很深的認識。史景遷認為是芮瑪麗引導自己進入了中國史研究領域,他評價芮瑪麗“是一位激勵人的導師”、“激勵人的批評者”[6] 。為了撰寫博士論文,史景遷還接受了房兆楹的指導,他評價房兆楹是“偉大導師的措! [6] 。 史景遷的妻子金安平(Annping Chin),著名史學家金毓黻之孫,1950年生于臺灣,12歲隨家人移居美國,現為耶魯大學歷史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 )。 史景遷曾受教于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史景遷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的觀察與研究結果。 他的作品敏銳、深邃、獨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漢學家的同時,也成為學術暢銷書的寫作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