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念,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最好理解的就是避孕工具的產生造就了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性革命?山裉煳乙v的是捷克藝術家的生活觀念與方式…… 自己老是覺得:出藝術家的地方總跟靈魂出殼有關,因為它關注的是:人性的本質。全南海在汕頭拍出什么好片?幾乎沒有?墒钱斔戳髀涞搅怂l后,結果馬上就出來了,現在看他的BLOG我都不敢支聲了。想想七十年代的搖滾音樂“大家”的死為什么總跟毒品有關嗎?那是因為只有毒品才能使人的靈魂得以出殼,而那種音樂的本質就是在為生命搖喊。他們遵照的只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 捷克藝術家隨手一數的巨星就有:哈維爾、米蘭·昆德拉、寇德卡、泰格等等。他們那種保持精神的純粹自由而在物質生活上的低標準狀態,對于常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特別是寇德卡,他的生活狀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地步,很多時候他只有一個睡袋、一些衣服和一雙鞋。每天的傍晚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床將會按在哪個地方,他的一件夾克衫和兩件襯衫可以穿三年。他曾用瑪格南圖片社為他的攝影作品支付的稿費維持了好幾年的生活,而相同的費用別人可能只能維持幾個月。 他自己說:只有這樣才可以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獨立。 與他的同胞——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一樣,寇德卡用鏡頭記錄與闡釋著人性存在丑陋?艿驴◤慕Y構出發的畫面,始終是一個觀點而非一個呼救完整的信息符號。它沒有震撼性的事件發生,不像純粹的新聞照片要急三火四地去沖頂觀者。觀者久久地凝視著,被畫面所糾纏;在不經意中掉進了營造得十分謹嚴的陷阱里,往外爬時忽然得獲感覺,這不正是從自己熟悉的狀態中提煉出的、又離自己很遠的一種生活的摹本么?而這一摹本又是以其沉靜和暗示的力量向觀者作直面沖擊。 寇德卡除攝影以外,甚至連別人所謂的“家”也不曾擁有過。去年在阮義忠那里看到過寇德卡懷抱女兒的片子,讓我好不感慨,心想年老的他也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了?蓻]有多久他又離婚了,我又吃了一驚但又很好理解。能安靜地安穩地在一個地方生活的人,絕對不叫寇德卡。他打算要去的地方,就是他即靈魂想呆的地方且絕不平淡,這是一種靈魂流放之路,他用自己的這種方式來完成精神的宿命與生命的放逐…… 漠然回首: 在自己短暫的幾十年光景里,我常在想:與大師相比自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自己是否只為自己做了自己喜歡的事,并將使自己滿意。假如能如所愿,才是種幸福的生活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