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等攝影教育的思考On Higher Photographic Education文/鮑昆Text by Bao Kun毋庸置疑,因民眾手機所拍的眼花繚亂的照片和視頻,已經改寫了人類相互表達交流的基本手段。攝影照片以及由攝影這一基本成像手段衍生 ...
攝影作品《99美分》拍賣出334萬美金之后,引起全世界關注。那么有多少人知道在攝影術剛出現的當初,很多人認為那是不高雅的,說它缺乏個性化和生命力的,沒有創造性表達。當攝影取代古典油畫,讓畫家開始用攝影術謀 ...
鮑昆對孟燕文章的點評在風面工作坊中,學員們希望我推薦一些閱讀書目,以便幫助大家提高攝影思維的多重維度。我推薦的書中有文學方面的一些書,沒想到湖南孟燕女士不但閱讀了,而且很認真地寫了一篇關于小說《腹地》 ...
鮑昆攝影從來不是什么以自身邏輯發展演變的‘藝術’。攝影是現代工業時代的一種技術,它手段的簡易性以及權利的商業性和廣泛性,都注定了它參與歷史生活的深度和廣度!U昆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和為貴”,但“和 ...
在麗水攝影節組委會支持和努比亞手機的贊助下,“新聞性與學術性兼具”的呈現了一個“超炫”的攝影節——2017麗水攝影節。以下是特邀主持人、攝影與藝術批評家吳毅強博士與鮑昆先生對話的文字實錄(注:根據錄音整理 ...
口述:鮑昆整理:張一、可以編輯:可以回想這么多年,我覺得讀書是真要功夫的,讀書是武術,憑什么你一掌給我推一跟頭?那要沒個十年八年的訓練你出得來嗎?你以為今兒早上師傅叫你這么推,晚上你學著推一下,就行啦 ...
《1000個俯臥撐·區志航作品展》海報展訊1000個俯臥撐——區志航作品展one thousand PUSH-UPS——Solo Exhibition of Ou Zhihang學術主持/ Academic Preside 馮原 Feng Yuan策展人/ Curator 陳觀寶 Steve Chen展覽時 ...
鳳凰網風直播欄目在2017平遙攝影大展期間,對著名批評家鮑昆先生做了直播專訪。針對當下的攝影問題,鮑昆談了本人的觀點。內容摘要:1 攝影到底應該拍什么?2 中國文化應該是追求獨立性和創造性3 攝影的現狀和未來4 ...
年輕藝術家們有福了!近一兩年來,各種以“青年”、“未來”為標榜的展覽活動冠之以種種“動感”十足的名義,此起彼伏,著實是吊起了人的胃口,讓人們不得不聯想到自08寒冰以來的藝術市場是不是又要出現轉機了?遙想 ...
鮑昆(攝影家、視覺文化批評家、文化學者)四月君:您怎么看待中國青年攝影和影像藝術生態?比如,您認為存在哪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有什么建議?等等鮑昆:在影像拍攝全民化的今天,專注的攝影愛好者和一些具有藝術家 ...
前幾年,隨著英國攝影家納達夫•坎德爾(Nadav Kander)在中國連州攝影節展出了一組按照東方繪畫景大人小的模式拍攝的一組長江三峽攝影Yangtze River之后,中國的攝影師們跟風掀起了“景大人小”的攝影風格熱。 ...
在海外的華人攝影圈中,趙羨藻先生是個知名的人物。他對黑白攝影頗有研究,一直探索黑白攝影的語言表達。他精通后期黑白照片暗房的制作,對黑白銀鹽各種表現特性有著精到的理解和控制。他也在前期拍攝上把握黑白膠片 ...
關乎中國攝影發展方向的7個關鍵詞1 慎用“美”這個詞匯2 “結構美感”、“視覺沖擊力” 都是廢話3 “構圖”害人不淺4 好照片的“刺點”來自攝影師觀點5 理論批評者要“撥亂反正”6 藝術家應忌“東施效顰”7 “中國特 ...
關乎中國攝影發展方向的7個關鍵詞1 慎用“美”這個詞匯2 “結構美感”、“視覺沖擊力” 都是廢話3 “構圖”害人不淺4 好照片的“刺點”來自攝影師觀點5 理論批評者要“撥亂反正”6 藝術家應忌“東施效顰”7 “中國特 ...
關乎中國攝影發展方向的7個關鍵詞1 慎用“美”這個詞匯2 “結構美感”、“視覺沖擊力” 都是廢話3 “構圖”害人不淺4 好照片的“刺點”來自攝影師觀點5 理論批評者要“撥亂反正”6 藝術家應忌“東施效顰”7 “中國特 ...